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综合其他 > 醉风楼笔记连载 > 醉风楼笔记(44)—谈谈制造业的招工难

醉风楼笔记(44)—谈谈制造业的招工难

我现在工作的公司变革很复杂,其前身是宜都市红花套农机厂,计划经济时代曾经很红火,大锅饭时代结束后却经营管理不善、连年亏损,甚至职工的工资都无法保证,在政府主导下于90年代初被宜昌市机床厂收购后重组为独立新公司,后来又被江苏天奇集团收购,现在是天奇底下的子公司,如此复杂的沿革经历在宜都也难得找到第二家。

红花套农机厂被收购后,员工基本留用,宜昌机床厂又派出几十人充实到车间任技术骨干,到各分厂任领导。随着资金的注入、先进的设备投产、现代科学的管理方式运营,生产逐渐恢复正常,产值逐年攀升,高峰时所生产的破碎设备远销欧美,年产值过亿元,连续多年成为红花套镇的利税大户,职工的待遇得到保证,解决了红花套当地一百多人的就业。

作为制造业,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辉煌成绩固然值得欣喜,但也不是没有隐患—一线职工年龄偏大,基本上是以前红花机械厂和宜昌机床厂的老职工,0%是50岁以上的年龄,本应作为技术中坚和接班人的3、40岁左右的年轻骨干严重断档,20几岁在一线奋战的简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最近几年招收的几个大学生却集中在二线,而且最近两三年即将有一批技术骨干到退休年龄,虽然可以返聘,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及时补充到新鲜血液是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

我在公司里负责招聘事宜,这两年多来跑遍宜都和宜昌,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参加了十多场,成绩不多,对于制造业的招聘难也是感慨万分。

每年正月初人社局组织的新年招聘会我是必到的,其时上百家企业会提供几千个求职岗位,人社局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即使天寒地冻、雨雪交加也挡不住求职人的热情。

宜都的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加工业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大小几十家企业,覆盖国计民生的各个行业,提供的岗位特别多——车铣刨钻焊等等职业长年招人,而且基本上条件都很宽松:有技能证书;年龄放得很宽,50岁以上只要身体健康就行;待遇实行计件制多劳多得,算上加班熟练技工普遍可以拿到4、5000元以上;购买五项保险;有的大厂还提供食宿;周日休息一天,按工龄享受年假。照宜都的发展水平按说这个待遇还可以了,但在招聘时我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旁边的招办公室文员的窗口人围得挤不进去,而所有的机械厂窗口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而且是问得人多,填写意向的人少。我就纳了闷了:招文员公司的待遇远不如我们——交三金、休一天、不包食宿、没有年假,工资也顶多2000出头,为什么他们多的是人应聘,我们这边却没有几个人来填意向,而且他们那边多半是刚毕业的年轻人,我们这边却基本上是50岁以上的中年人?搞不懂了。

我们卖力的宣传,把待遇和前景说的天花乱坠的,一天招聘下来,也只填了几个模棱两可的意向,然后通知面试的时候基本上就全军覆没,真叫一个惨,没办法,年轻人不愿意干,年龄大的又嫌路远。

我同学是人社局办公室主任,我把这个现象说给他听,并说出对制造业后继无人的担心。同学说“你以为还是前几年求爹爹告奶奶找工作的时候啊?现在都只个吧儿们,大人不到退休年纪还在上班挣钱,加上宜都近些年征地多,好多人得了几十上面万的补偿款,就是不工作大人也养得起,因此宜都的大人们普遍要求不高,不求挣多少钱,找个事混着不犯法就行。现在的年轻人想法也多,觉得在工厂上班即辛苦又不体面,人还被箍牢了,但现在是信息化社会,社会上可选择的面很多啊,办公室文员啊、外卖员啊、网络直播啊等等都可以做,虽然辛苦但人很自由,业余时间开个网店什么的,比当工人工资高多了。”

“那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制造业可是国家的根本啊,现在这批工人退休后可就后继无人了。”我忧心忡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