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都市言情 > 内卷文娱圈 > 第四章 饭后围炉茶正香,亲情浓郁话家常

第四章 饭后围炉茶正香,亲情浓郁话家常

这顿饭可吃了足足一个多钟头,舅舅跟爸爸还抿了几口小酒。表哥没喝,一会儿还得开车呢。吃完饭,咱就回到侧楼杨皓临时住的那地儿。其实啊,就是把几个办公室拾掇拾掇、改巴改巴,瞅着跟筒子楼似的。主要就是为了妈妈上班,中午能有个歇脚的地儿。

大家伙进屋围坐在茶几边儿上,开始享受杨皓带来的这茶文化。杨皓这一通摆弄,还真像那么回事儿!舅舅直夸:“嘿,行啊小子,有点儿意思啊!”杨皓乐了:“嗨,我这也是瞎琢磨,大家觉着好喝就成!”说着给大家倒上。

舅舅悠哉悠哉地一边喝着茶,一边跟杨皓他妈念叨:“我说你这也不是能长住的地儿呀,多不方便呐!”他妈乐呵着,边说边往桌上摆水果:“这不是离杨皓学校近吗,暂时先对付凑活着住一段时间,这不,斜对面那块地儿,盖了好几栋大别墅,我瞅着不错,就给拿下两座。等装修妥了,就搬过去。!”说完张罗着大家吃水果。

舅舅一听,满脸写着嫌弃,撇着嘴说道:“那地儿的产权清楚么?你买这么些楼干啥?就这办公楼,我都后悔跟你提了,买来有啥用啊,你也用不了这么大地方啊!”“那可咋整?”妈妈立马反驳道:“欠了那么些钱,我再不买点东西,谁知道啥时候才能把钱给我啊,好歹有个东西在,就不怕打水漂了。估摸那华胜还想着多卖给我几座呢。”说完,妈妈转头就问舅妈:“你住不住啊,要住的话就在多要一座呗。”“不住!你可别瞎买啊!”舅妈赶紧接过话茬儿,“咱现在住得挺好的,你别瞎糟践钱,看清楚咯,产权到底明不明晰啊?别到时候整出纠纷来。”“没事,我找人帮忙问过了。”妈妈说道,“这不是住宅项目,算是商业地产,办公用的。”这一通你来我往的,好不热闹。

舅舅一脸的不乐意,觉得妈妈这就是瞎折腾。可妈妈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想着好歹有个东西傍身,心里也踏实些。舅妈呢,就是个实在人,就想踏踏实实过日子,不想妈妈乱花钱。这家里人的想法各不相同,可氛围却是热热闹闹的。

杨皓轻巧地给大伙儿斟了一圈茶,那动作儿麻利又不失规矩。不知不觉间,聊天的重心就拐到了表哥刘勇和他对象身上。今儿个这顿饭,他们两个倒像是贴上了隐身符,神出鬼没的,仿佛压根儿就没在席面上似的。杨皓那是有意地压着,少搭腔,生怕话头往自个儿身上扯。说到咱这表哥刘勇,他向来是个话匣子不开的主儿,闷葫芦一个。可家里亲戚聚一块儿,哪儿能少了聊孩子的事儿呢?小时候吧,都是围着学习转悠,这长大了,可不就轮到了成家立业嘛。

表哥这眼瞅着过完年就二十六岁,搁现在这社会尺度儿上,到了这个坎儿,成家立业那可就顺水推舟的事儿。他那对象呢,也是个踏踏实实的BJ小妞,就是一普通家庭的姑娘,在五道口那街道办上班呢。他俩这谈恋爱都谈了三四年了,处得还挺不错的。也是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啦,估摸着想明年就把婚给结了。

杨皓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对未来的某些记忆。他回忆起了2003年那场严重的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记得他的表哥原定于劳动节举行的婚礼,因为疫情爆发不得不延迟至国庆节举行。这个变故确实带来了不少麻烦,而当这些往事浮现时,这场波及大半个中国的疫情,时间长达半年之久。

杨皓这脑瓜子里突然间就闪现出了对未来的一些个记忆。他想起了 2003年那年头那场严重的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还记得他那表哥原本来定在劳动节办的婚礼,因为疫情爆发,不得不给推到了国庆节才办。这一变故可真是给带来了不老少的麻烦。而当这些个往事浮现在眼前的时候,那场波及了大半个中国的疫情,居然持续了得有半年多的时间,导致国家好多事情停摆,何况是个人婚礼这种事情。

再进一步回想,二零年那会儿,新冠病毒疫情又来了,搞得全球疫情大乱子,死的人海了去,经济也跟着遭重创,全世界都跟着打晃。二零年的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也是中国控制住了,世界杯的地方未能得到妥善控制,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的卫生危机,造成了大规模的伤亡和经济衰退,甚至引起了世界政局的波动。这段往事啊,想想都觉得跟过山车似的,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

想到这位未来的嫂子,杨皓心里头还真是挺感激的。他家后来经济困难,作为杨皓的舅舅,可没少搭把手。可这位嫂子从来都没说过什么,啥闲篇儿都没撂过。

想到这里,杨皓立刻问道:“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舅妈回答说:“初步计划是五一,不过还得跟亲家好好商量一下具体哪一天。”

听到这里,杨皓建议:“您这五一搞太仓促了吧,准备都来不及,还不如往后顺顺,比如挪到下半年国庆。”老妈瞪了他一眼说:“你知道个六啊,毛还没长齐呢。”但杨皓还是坚持说:“我怎么不知道?您不看黄历吗?明年是癸未年,国庆正好是辛酉月,10月1号还正好是丁未日,这些都是好日子。我看《周易》《易经》上都是这么说的,虽说科学上不一定靠谱吧,但这老祖宗的东西还挺灵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反正在老家修房盖屋、迎新嫁女都搬搬老黄历。”

他哥听了直纳闷:“你小子哪儿学的这些玩意儿?”杨皓得意地回答:“我也是翻书翻出来的,岁数大的人对这些特别买账,越老越迷信。我这都是从《易经》上学来的,推演得还挺靠谱的。”舅妈好奇问:“这些古董书你都研究呐?”杨皓一本正经地点了点脑袋:“没错儿。”他哥听后乐了:“行行行,不急,咱们先看看日子再说吧。”在这个年代,人们还是比较朴实的,谈恋爱基本上都是往结婚上想的,不像后来那些年轻人,对待婚姻就跟闹着玩儿似的。

杨皓刚一搭茬儿,他妈立马儿就把话头儿给转到他身上了。用那半开玩笑半挤兑的口吻儿说:“得了吧你,别扯你哥了,你自个儿的事儿还乱着呢。”她拿眼儿斜愣着他,眼神儿里透着逗闷子的光。杨皓心里那个别扭啊,他不由得低下头,不敢跟妈妈的目光正面儿碰瓷儿。他心里明镜儿似的,这次考试闹的那点儿糟心事儿,老妈早就如指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