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综合其他 > 醉风楼笔记连载 > 醉风楼笔记(6)—野猪二三事(二)

醉风楼笔记(6)—野猪二三事(二)

在印象中宜都只有毛湖淌、王畈、潘家湾等几个偏远山区乡镇有野猪出没,别的地方人烟稠密,倒是从来没听说过,只是有老人提起解放前见过成群的野猪,后来成立公社、开荒种地后,野猪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政府90年代末开始禁枪,除了极少数的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民族风俗允许留几杆枪外,所有的猎枪、汽枪、火铳等等都要上交,没了枪猎人们也不再赶仗,上班的上班,打工的打工。大约同时期“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也开始了,偏远地区的高山上的大量定居点开始搬迁,曾经开荒出来的梯田又重新种上林木,没有了人类的干涉,不几年这些地方就森林密布、荆棘丛生,田间小道铺满了青苔,各种鸟兽又重新回到这片乐土,首先回来的就是野猪。

国家颁布了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猪被国家列为了保护动物,任何人私自猎杀将负刑事责任。没有了猎人的猎杀,加上豺狼虎豹这些天敌又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回归的,野猪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成群结队、拖儿带女、浩浩荡荡的开始大杀四方,一时闹的各地是硝烟滚滚,遍地狼烟。从2000年起,除了陆城和沿江的几个乡镇外,各地频传野猪践踏庄稼,啃吃玉米、红薯,咬伤人撞伤人的事件。

记得前几年我和朋友到聂河白家淌村龚书记老家玩,白家淌村位于熊渡水电站库区旁的高山上,境内山峦起伏、怪石嶙峋、溪泉众多、土质稀薄,当地村民的作物主要是玉米、红薯。

站在龚书记家门口,远望渔洋河如长练般在青山中时隐时没,听见悦耳的鸟鸣在山涧中此起彼伏,感觉很是惬意。我和朋友闲聊着,龚书记的老母亲正在场坝翻晒玉米,我突发奇想问了个问题“婆婆,这附近山中有野猪没有?”

“以前是没有,这几年很多了,都是从五峰那边的大山过来的,白天就成群结队的下山吃玉米、红薯,去年热天的一个中午还有一头母猪带着十几头小猪跑到我门口的场坝上,吓得我关上门都不敢出来。”老婆婆答道,

“大白天的野猪就不怕人?”我很是惊奇,

“你没枪它干嘛怕你,有时走在路上,路边就窜几头猪出来,你还要小心点儿,被撞哒就不得了啦,上次村里一个小伙子骑车被路边窜出的野猪撞倒,在医院躺了几个月才好。”老婆婆说道,

“那野猪为什么要吃玉米啊?山里就没的吃的啊?”我又问,

“山里没的田里的东西好吃,每到8月快熟的时候,野猪就成群结队的下山来啃玉米,以前是晚上来,现在胆子大了白天也敢来。刚开始竖个稻草人它还怕了段时间,搞了几回晓得是假的,就又跑来啃。后来没的办法我们看到野猪来就放鞭,只怕了一段时间就又胆子大哒,村里喂的狗看到野猪就怕,几百斤重,獠牙有这么长,咬一口就重伤,没的法的,要吃就吃吧,可看着这庄稼被糟蹋我们还是很心疼。”婆婆连比划带叹息的对我说,

“这确实是个问题,既要保护野生动物,又不能损害农民的利益,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才行啊。”听了婆婆的介绍我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