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西汉女人 > 第六十章 无国之国

第六十章 无国之国

盖公继续说:“让这些土地上的百姓放下手中武器,远离战争,安土重居,扎根创业,创造一个美好的乡村,不奢求,没有迁徙的欲望。即使有车船,没有乘坐的地方即使有兵器,没有存放的地方。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远离战争,建立一个太平、富饶、康乐的世界。”

盖公讲到这里刘邦又示意盖公停下来,质疑盖公说:“为什么你们道家主张要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这不是回到愚昧的时代了吗?”

盖公回答说:“这是人们的误解,回到结绳记事时代,不是恢复愚昧,而是要继承那个时代的单纯,面对货物、财富,没有企图心。”刘邦似乎明白了。

刘邦又问:“即使有车船,没有乘坐的地方即使有兵器,没有存放的地方。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们道家反对人们乘坐车船,反对国家拥有武器吗?国家没有武器怎样防止外族入侵?”

盖公说:“这几句话,被很多人误解了!车船舟楫与铠甲兵器相并列,是说封国不能拥有军队,更不能拥有武器,更不能制造武器,这是防止战争与纠纷的最好办法!这是告诫天子一定要控制好封国,绝不能让他们拥有武器,或制造武器。如果不加控制,封国之间就会形成军备竞赛,力量强大了,就会挑战天子的统治地位!”

刘邦继续问:“为什么要让百姓安土重迁呢?让百姓流通不也能带动财富的流通吗?”

盖公说:“这里强调的是安居乐业!如果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大量的流动。流动中又不能及时就业,长久下去,就会变成流民,久而久之,这些流民,汇聚起来,就会形成盲流。盲流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刘邦听后感慨说:“你们道家的主张太深奥了!让人不好理解!”说完,冲盖公笑了笑!

盖公继续说:“即使有车船,没有乘坐的地方即使有兵器,没有存放的地方。人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自然是称心如意,尽情享受着美好世界给他们带来的一切。食物也许粗糙一点,但他们会觉得甘甜可口衣服也许是粗布缝制的,但他们会觉得很舒适、漂亮居住的条件也许有些简陋,但他们会觉得很安逸乡村生活也许简朴,但他们觉得很自在,很快乐。国与国之间虽然相处很近,甚至能听到邻国的鸡鸣狗吠,但彼此相安无事。”

刘邦问:“老死不相往来,有人说,这是你们道家反对百姓来往交流,是这样的吗?”

盖公回答说:“这是误解,是对鸡犬之声相闻的误解。鸡犬之声相闻,既有国与国距离邻近的意思,更有国与国相邻也很宁静,很和谐,连鸡犬之声都听得到。老死不相往来就是强调这个意思,是指相邻的国家安定,百姓相安无事。”

刘邦听了心悦诚服,拉着盖公的手说:“你真是圣贤,你的学问,远在娄敬之上。你的这段话,让我茅塞顿开。让我看到了天下的未来,让我也憧憬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我将要治理的这个世界一定远远在周朝之上!”

刘邦又对田肯说:“你给我带来了一个神仙,让我看明白了现在,预见了未来,有了明确的大计方针。我一定要重赏你们二位,我要封你们二位为治国侯,让你们二位尽心尽力,帮我治国。”

田肯漫不经心地说:“我们俩人不奢求皇上的重赏,我们只奢求皇上能明白我们俩的心意,好好治理国家,还天下一个太平,给百姓一片安居乐业的圣土,我们俩人就心满意足了。”

公却说:“我担心皇上还不是十分明白我们俩的意图!”这让刘邦不高兴!

刘邦分辨说:“我怎么没有明白二位的意图呢?我十明白,我要把天下分成无数个小国,让这些小国的国君为了他本国的百姓殚精竭虑的工作,建立一个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世道。”刘邦很得意,说完,问:“盖公,能这样理解你的意图吗?”

盖公说:“不完全是这样,我的意图是盼望皇上能以文化立国,文化建国,利用文化教化百姓,让百姓有精神信仰,热爱土地,热爱族类,热爱国家,忠于天下。”

刘邦有些不解,疑惑地问:“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刚才不是建议我封土建国,做到小国寡民吗?”

盖公说:“要做到小国寡民,不是形而下的问题,而是形而上的问题,是要让人们从精神、意识上认可小国寡民。要让人们从精神、意识上认可小国寡民,就必须要注重文化建设,引导人们认识、认可小国寡民。人们认识、认可了小国寡民,国与国之间就能太平相处,这就是王道。王道就是利用文化教化,让百姓自觉认可、自觉认同,安居现状,乐于现实。不能用强制手段,更不能武力威胁。武力威胁,这是霸道。霸道只能让百姓慑服你的淫威,但内心却充满仇恨,这样即使是小国寡民,也会有勾心斗角,也会有互相残杀。”

刘邦听后,又有些忧虑。刘邦担心自己做不到。自己做不到,自己手下的那些官员,更做不到,他们只习惯打打杀杀,哪知道什么王道教化?

盖公说:“一个新世界的建设,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况且,我们俩希望皇上建立的是一个无国之国,无疆之国,无痕之国,千年之国,这样的一个国家,不是皇上心中的那样一个周朝,而是周朝不可比拟的王朝。如果皇上能依照我们的设想,以文化立国,文化建国,文化强国,皇上就是名副其实的秦始皇。秦始皇奢想他建立的国家,自他开始,一代一代往下传,直至百代、千代、万代、万万代!结果只传到二世就被推翻了。秦始皇为什么没有实现他的奢望?就是因为秦始皇奉行的是霸道,是用武力威胁,强迫百姓认同,结果百姓不堪蹂躏,起来推翻了他的霸道。如果皇上实施王道,让人们产生文化认同,族类认同,国家认同,天下认同,那么皇上的江山社稷,就会从汉中建立的汉国起,人们就会认同自己是汉国的汉民到今天长安建都的汉朝,人们的认同感就会由汉民这样一个单独的认同感上升到汉族这个族类的认同感。从汉民到汉族、汉服、汉文化,人们就会这样千百代认同下去,要是这样,皇上不就是名副其实的始皇帝了吗?”刘邦再次被盖公说得龙颜大悦!

盖公继续说:“要实现这样一个伟大的认同感,没有一定的难度,那是不切实际的!皇上应该有这样的胸襟来接受、有这样的气魄来推行这样一件不世伟业!”

刘邦的兴趣又被盖公调动起来了!

刘邦意犹未尽,但又有点疲倦,便说:“我今天太高兴了,我今晚要好好琢磨你们俩的建议。现在有点劳累,暂时休息,明天上午我们再聊!”

整个晚上,刘邦十分亢奋。他让太监找来纸张笔墨,挥毫泼墨,一挥而就,写下了下面的诗句。

汉中建国兮,刘季为祖。

长安建都兮,刘邦为族。

汉国汉民兮,繁衍兴旺。

汉朝汉族兮,源远流长。

汉文汉化兮,日月同光。

人说:诗言志!从刘邦的诗句中,可以看出,刘邦对未来充满信心!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一国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