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科幻灵异 > 视频穿越时空后,我粉丝破亿! > 第53章 诗人与唐朝——杜甫(三)

第53章 诗人与唐朝——杜甫(三)

安禄山被压了过来,李隆基难得没再听他的辩解,一剑把人捅死。

“挂城墙,暴尸示众。”李隆基摆摆手叫人把安禄山的尸体拖出去,准备着下旨安抚朝臣和百姓。

这个天幕若是只让自己一人看到多好啊!

天幕下,年轻的杜甫唰地一下站起身来,算算时间,也还有十五年。

他打算按照原有的轨迹再去考一次科举,虽然他们陛下在未来做的不好,但现在事情还未发生,或许陛下知道了这件事就会处置奸佞,再用能臣!恢复大唐的河清海晏之景!

当然,若是不成……那就离开长安吧……哪怕是投在某个节镇去做个微不足道的小吏,为百姓们做些实事也好。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惊慌失措,仓皇逃窜。

而肃宗觉得一味逃跑是不可行的,所以发动秘笈——父慈子孝,即位灵武,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杜甫这边安顿好妻子儿女后,只身前往灵武,希望可以同朝廷官员一起奔赴国难。

结果在赶往灵武的途中,他被胡兵所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这个时候正值暮春,杜甫触景伤怀,写下了《春望》。

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时,杜甫冒险从城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投奔肃宗,希冀着得到肃宗的重用,以实现自己多年的愿望,他那时有多高兴呢?"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五月十六日,命运为他开启了希望大门,杜甫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拾遗这个官职虽然只是一个从八品上,但这个属于谏官,主要职责是向皇帝奏论政事,陈述得失,这个官职真的很配老杜了。】

“老杜,那不是你想要的君主啊!”

“该死的父子俩”

杜甫看到自己那时被授官还是很高兴的,本以为自己时来运转了,直接向皇帝陈述国事的官职,哪怕是芝麻小官,也能实现自己君臣际遇的梦想。

却不想看到天幕上一串串刷过的文字,怎么了?难道那位肃宗也会让他失望吗?

【好景不长,房琯因陈陶、长坂之役的失败而被罢相,杜甫上疏为房琯辩冤,结果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管理地方的祭祀,学校选举等事宜。

杜甫去华州上任后探亲结束后,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甫在回到华州之后,将其修订脱稿,总结道“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我先讲一讲这些诗的背景。

即使安史之乱爆发的出乎意料,但是大唐家底子厚着呢,又不是没有能用的武将,所以朝廷反应过来后,就调兵遣将去收复失地。

郭子仪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后,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城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大好。

然而肃宗李亨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为观军,处处掣肘,致使指挥权不统一。

其实本来这些士兵就属于联军,没在一起打过仗,配合度凝聚度就没那么高,结果指挥权还不统一,就这样士气低落的唐军就这样和叛军相持到次年春天,使得叛军等到了史思明的援军。

观军容宣慰处置使鱼朝恩不听各位将领的建议,执意要与叛军决战,唐军就这样在邺城大败,为百姓造成一场更大的灾祸。

但是这一战之后,官军散亡,兵员亟待补充,于是朝廷下令征兵。

郭子仪大军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搞得人民苦不堪言。】

“叛军在外,皇帝居然只会内斗”

“李隆基和李亨……”

“不愧是亲父子”

“李隆基是有功绩的李亨,李亨是没有功绩的李隆基”

“打仗不听将军的,反而要听千里之外的皇帝下令”

“皇帝懂个屁”

【《新安吏》讲的是杜甫在新安县的时候碰到了吏役点名征兵。

按照天宝三年的规定,以十八岁为中男,二十二岁为丁。而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

可是新安是个小地方,还经历了战乱,哪里会有成丁的青年入伍?小吏告诉他,兵府的文书昨夜才下达,命令没有壮丁就依次抽中男。

他看着哭泣的送行者们,写下了这首《新安吏》,前面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后面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

而《石壕吏》则是杜甫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的所见所闻。

讲的是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而这位老妇人的三个儿子,已经战死两个了,为了保护自家儿媳妇,老夫人就这样主动跟随进军营了。

《石壕吏》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秦朝

嬴政瞠目结舌:“乘夜捉人征兵,连老妇都被带走了?”

没经过训练的百姓匆匆忙忙被赶上战场,不就是送死去了吗?

汉朝

刘彻:“……”

“让宦官掌兵权?滑天下之大稽!”

【而《潼关吏》却涉及到一件事情,就是哥舒翰失潼关。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虽然攻占了河北、洛阳,但后来朝廷反应过来后积极抵抗,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里安禄山都没能攻占一点地方。

而郭子仪、李光弼的军队却已经攻占了常山等十多个郡,这时候安禄山开始后悔不该反叛了,准备回到幽州去固守。

但杨国忠进献谗言,劝唐玄宗催哥舒翰出潼关去收复陕州、洛阳。

当时的叛军的主力在攻打宛丘和洛阳,守卫幽州的军队很少,郭子仪和李光弼就分析着想去直攻幽州,用叛军的亲属招降叛军,这样安禄山没了兵,他的项上人头就不保了!

而那个时候的哥舒翰年纪大还有病,这件事情叛贼都是知道的,他部下各军队都是匆忙集中的,不是精英,根本打不动大仗。但是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即使手下的不是精兵,守住潼关还是没问题的。

可哥舒翰的军队出了潼关,打输了,京城出了问题,大唐就真的危险了。

但唐玄宗是谁?他本能地相信奸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