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刘宋天下 > 第五章 舅舅

隆安四年(400年),刘义之八岁。

他的老爹刘裕此时还在戍守句章城(今浙江宁波)。

这一切都是因为去年逃跑的孙恩。是的,这个神棍今年又造反了,并且还杀死了会稽郡太守谢琰。

然后,朝廷又被震动,于是命刘牢之领兵东征。刘牢之驻扎在上虞,刘裕则率百余士卒,坚守句章城。

当然,这些对刘义之没有什么影响,他还是该吃吃、该喝喝。

“义之。”

一个颇具风度,容貌翩翩的青年男子走了进来。

“舅父。”刘义之望见来人,尤其看到他手中的野兔,更加喜不自胜。

来人名叫臧熹,乃是刘义之的亲舅舅。母亲臧爱亲排行第二,上有兄长臧焘,下有兄弟臧熹。

刘义之最喜欢的,还是他的小舅臧熹。

一来是因为,臧熹送给刘义之一张弓,虽然他现在拉不动。其次,则是听母亲吐槽舅舅不专心读书,只知道打猎。

舅舅则是认真的反驳道:“近些年来,三吴之地动乱频频,高官衙吏,城陷身死,路上盗贼,蜂拥而起,北方流民,络绎不绝,此时正是壮士奋勇,以武力建立功勋之际,我自当不落人后。”

当刘义之听完这些话,真想给他这个舅舅竖起大拇指。

这个见识,这个行动力,这个关系,日后,这不是他老爹刘裕可以托付大事的人选吗?

培养关系,从现在做起,他刘义之自然是当仁不让。

当然,最重要的是,臧熹每次来,总会带些猎物,而这些油腥,足以让嘴馋的刘义之饱腹一顿。

见到兄弟来了,臧爱亲格外开心,接过他手中的野兔,笑着将他迎了进来。

进入屋内,臧熹又从怀中掏出一叠黄色纸张。

这种纸张被称作黄麻纸,由一个名叫葛洪的医药学家,用黄蘗汁浸染麻纸,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把纸进行“入潢”处理。

所谓入潢,就是将麻纸放到黄蘗汁中浸一下,然后立刻取出晾干,这样就得到“黄麻纸”(即黄色的麻纸)。黄蘗中含有生物碱,主要是小蘗碱(黄连素)可防虫蛀,便于保存。

除了黄麻纸外,如今的东晋还存在稻、麦草造的土纸,不过纸张质地较粗、不耐用。

当下比较流行的除了黄麻纸之外,还有藤纸。

比如,本朝的范宁就曾发出“教令”说:“土纸不可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而在张华编的《博物志》一书中也有记载:“剡(音善)溪古藤甚多”。

剡溪即现今浙江嵊县一带。该地出产藤树,又有溪流江河,是发展造纸业的好地方。藤纸因是用藤树皮的长纤维造成的,故质量较高。

虽然现在门阀等级分明,贵族阶层仍流行着“贵素贱纸”的风气,但用纸著书、抄书的事例却越来越多。

毕竟纸可比素便宜多了。

臧熹给刘义之带来的黄麻纸上,正是他所抄录的孙子兵法、吴起兵法。

对于未来,刘义之有自己的打算,就算他爹是刘裕,那也不能混吃等死啊,该做的准备,也要提前做,要是上了战场吃败仗,这脸可要丢个几千年了。

谁让他老爹是百战百胜,以步制骑的战神刘裕。

再说了,身逢乱世,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刘义之拿的可是刘义隆的剧本。将来他的敌人是那个统一了中原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后世词人辛弃疾,就曾在词中描写了这一段历史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回想当年,刘裕率军北伐中原,克服两都,兵锋所指,锐不可当,那是何等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