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游戏竞技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五章 有时候谎言真能帮到人!

第五章 有时候谎言真能帮到人!

“把前世的知识拿来用,也能算是我自己的成果……”

“换句话说,只要完成这个世界所没有的研究突破,哪怕是抄袭过来的,都算是我自己做研究取得的突破?”

张硕顿时眼前一亮。

虽然只是个任务难度评级,他却从中洞悉了系统的内在机制。

首先,系统不是跨世界的。

系统中建立的科研任务,其难度评价和研究难度关联,而不会关联到‘想出来的难度’或者‘对学术或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心锚点连线算法没什么难度科研,只是一个简化计算量的方法而已。

其所关联的‘偏差评估体系’,难度能够达到C级水平,但最关键的不是难度,而是‘怎么想出来’。

像是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想当了地面有引力,从而促进了基础力学的发展。

如果以系统的机制,给最初的思考本身做出个难度评级,也许只能达到D级?

因为,‘想到’不会归在难度系数中。

另外,有些小的研究会对学术或科技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些高难度的研究,也可能会没什么实际意义,只能被束之高阁。

系统任务的难度评价机制,关联的只是‘研究难度’,和可能带来的影响无关。

“所以说,系统也是很古板的。”

“像是个冰冷的机器,只是以固定的内在逻辑运行……”

张硕倒是放心了。

同时,也对于研究更是期待,完成D级以上研究任务,都是有科研币奖励的。

科研币,可是好东西!

他沉下心来,使用了‘低保’获得的科研币,快速进入到科研模式,并顺着脑子里的思路写起了主算法框架。

实验数据偏差分析,会是一个在主算法支持下重复性运算的程序,每一次重复性运算都要和粒子对撞的理想模拟轨迹进行比对,并利用‘偏差评估体系’进行评估。

模拟轨迹,是粒子对撞所形成的理论上的完美状态。

那是最理想的情况。

真实的粒子对撞实验,受到环境因素、碰撞位置、能量差等方面的影响,所形成的粒子逸散轨迹图像和模拟轨迹存在偏差。

正常来说,只要进行的实验次数多,数据足够多,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图像总会无限趋近于模拟形态。

问题,就在这里。

前世的粒子对撞实验分析就发现,不管输入的数据量再多,所形成的图像也不会无限趋近于模拟形态,而是在一个固定的偏差数值上下徘徊。

这就是带质量粒子的轨迹偏移问题。

张硕研究分析算法的目标,就是想去分析实验是否出现带质量粒子的轨迹偏移问题。

相比超大型的粒子对撞机,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性能并不高,进行的实验规模相对也比较小,所得到的分析结论偏差也很大。

但数据再少,也可能会发现信号。

他的目的不是证明存在轨迹偏移问题,就只是想进行一次分析,希望能找到‘可能的信号’而已。

这很重要。

前世和今生所在的世界非常相似,但一些研究方向和内容上还是存在差别,就像是一些物理理论中的平行世界。

平行世界的物理规则是否一致?

想要继续验证‘源点论’,首先必须要确定物理规律的一致性。

这也是研究的一环。

当张硕全心投入到算法研究工作中时,罗勇军已经完成了报告,他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不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做了简单的排版,点击了打印按钮后,他才轻呼了一口气,抬头就看到刘成杰站在张硕身后,张硕则是对着电脑敲个不停。

他带着好奇走了过去,看到张硕正在写代码。

伴随着键盘‘嗒、嗒、嗒’的响声,一行行代码快速出现在屏幕上。

那个流程、那个速度,仿佛根本不用思考,却比照抄都还要快一些。

“太专业了吧?”

罗勇军的表情有些夸张,他也在后面看了好半天,忍不住问出口,“这是什么?”

张硕手指的动作停住了。

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让浑身骨头感觉僵硬,他做了两个扩胸运动,左右手互相揉着手关节,才转过头解释道,“设计个算法,对于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分析什么?具体说说。”罗勇军顿时来了兴趣。

“是这样的。”

张硕点击鼠标,找到算法框架界面,然后扭过椅子,简单解释道,“这个核心算法,会对于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

“在进行分析评估后,每一个路径上,会和粒子对撞实验的模拟形态做对比,就可以分析出偏差。”

罗勇军半张着嘴,不理解的问道,“分析实验和模拟的偏差?为什么?”

“也许会有发现呢?”

张硕反问了一句,继续解释道,“受到环境因素、碰撞位置、能力差等方面的干扰,实验所形成的真实图像肯定和模拟状况存在偏差。

“但是,每一次实验的偏差有多大,据我所知,从未有人研究过,能找到都是电脑模拟的理想状况。”

罗勇军皱起眉头思考了好半天,抓住了个关键问题,“运算量会很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