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梦斗康麻子 > 第80章 拆几个人先适应一下

第80章 拆几个人先适应一下

我设想的这些打法还没有开始,清军已经开始用如雨样的箭对付我们了。

我的脑袋上倒是早就有人给我撑起了一张大盾牌。但是砰砰砰的好几声,箭落在头顶的感觉还是很不爽。

我偷偷看了看,发现就我身上穿的衣服是最薄的。其他人至少穿着一件皮甲,大多数人都是皮甲加竹甲,手里还拿着一个盾牌。

我想想,还是不给保护我的人添麻烦吧!于是交代了一直跟在我身边的老兵,就按我说的去打。

就一溜烟的躲到营地中间去了。然后赶紧把身上能穿的铠甲全穿上。

当身上的铠甲超过40斤重以后,我的行动就变得非常迟缓,只能老老实实的在大帐里面坐在一个专用的马扎上,穿上铠甲以后就坐不了椅子了。

当然呆了一会儿,当枪炮声响起,我不放心,又从大帐里跑出去,拿着我的手掌大的望远镜继续左看右看。

发现就过了一小会儿,清军的大队人马已经靠近了我们垒的那堵沙袋墙。

而我们的大型腹弩已经发射过了,士兵们正在给弩上弦,并且装上弩箭。

佛朗机炮正在进行快速的射击,我能看到那些清军就像被割到的麦子一样,成片的倒下。

当我们超过100门的佛朗机炮把子铳都发射完毕,营地外面的那群清兵已经没有站立着的了。

靠近营地这边全部都是躺倒的伤员和尸体,还有一部分士兵正在疯狂的向后跑。

没想到我这三板斧还挺管事,还没用到第三斧子,清军就已经崩溃撤退了。

所有的炮兵正在紧张的清理炮膛,填装子铳,大型腹弩还有些装填快的,调整角度向远处溃逃的那些清兵射击。

不过他们的战果不多,只有五六个倒霉蛋,被标枪扎在了地上,凄惨的嚎叫,离着两三百米都能听到。

看看往回逃的那些清兵应该只有1000多人,剩下的应该都躺在我们的围墙外面了。

没过一会儿,一群士兵跳过围墙,拿着刀去清理战场。

我知道这是那些老兵安排新兵出去练胆,砍脑袋,给重伤员补刀。

那些新兵都得经过这一关,至少给尸体砍脑袋,他得敢,要不然真的和对手面对面的血肉厮杀的时候他很有可能下不去刀。

一批一批的新兵轮流跑到战场上,去给尸体脱铠甲衣服,收集战利品,砍脑袋。

那些伤到了内脏的重伤员直接就给上一刀,减少他的痛苦。

那些轻伤的就呼叫卫生兵,让卫生兵把这个伤员拖回去进行治疗。

这个卫生兵的编制是我搞出来的,现代的部队里面都有卫生员,我的部队里也要有。

这些卫生员也就是记忆力好一点,胆子大,手比较灵巧的。

他们除了要和普通的士兵一样进行训练之外,还要进行医疗培训,其实就是让那些老大夫们给他们传授一些基础的药理知识。

讲的很多,实际上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能够判断水源是否清洁,蘑菇野菜是否能吃?

拉肚子了之后可以用手头配发的药材治疗闹肚子。

最重要的科目就是给人包扎伤口,止血。

当然了正骨、缝合这些技术也是教的,但是你学到什么程度,那就不知道了,只有那些伤员们知道他们的水平怎么样?

所以这次战斗之前我就交代那些基层指挥官,如果有机会的话,用那些敌人的伤员给这些卫生兵练练手。

这些卫生兵的技术好了之后,给自己人治伤的时候就会痛苦少一点,死亡率低一点。

我给的这条指令,大家深以为然,大家都愿意找老大夫看病,没有胡子的大夫大家都不信任。

为什么?就是因为经验问题,现在的大夫为什么得上完研究生,再上博士才能进医院,还得经过规培实习等等一系列的操作才能有处方权,才能真正的给病人看病。

这就是经验的问题。我们这些卫生兵,其实连那些医生手下的学徒都不如,但是我们可以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红伤学徒。

怎么能够让他们变得优秀?那就是多练,用活人的胳膊腿和各种不同的伤害让他们进行实践。

就像皮肤缝合,要想缝合的好,那就得经常的缝合。

我看报道里面有人说那些外科大夫们拿橘子皮练缝合,拿猪皮练缝合,我这里一步到位,直接拿俘虏的人皮,人肉练缝合。而且是活人的皮肉。

我不相信地上躺着那么多的轻伤员,给这些卫生兵练手,就不能培养出几个厉害点的。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中医大夫都不行了?其实就是缺练。

我们现在的医科是通过高考挑选出来的高分学子,但是医学方面的知识足够他学上五年,那还只是基础。

想要成为一个好医生,还要继续读研究生读博。

这还是培训西医。

西医实际上也就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学200年积累下来的知识就得差不多九年的时间,才能到三甲医院去当大夫。

而我们的中医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光一个中医理论和望闻问切,就够你学好几年。

光是诊脉能力的训练,就会把很多手指不灵敏的人淘汰了。

而且中医讲究的是一人一方,我的理解就是看人下菜单,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在用药上进行调整增减。

而且好的中医大夫是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调整药方,甚至更换一种或者好几种药。

甚至会根据药材的质量情况增大某种药材的用量。

很多时候看中医看不好病,并不是大夫不行,而是药不行。

中药材不像西药那样子是工厂化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地不同采摘的时间不同它的药效和药性就是有区别的。

而医生开方的时候,就是按照克数来,有可能你赶上了某种药材,它的质量差点,药效差点,然后你的药方就不管事儿了,病就好不了了。

我为什么敢报中医科,就是我觉得我可以非常有经验,因为在这个时代,我可以找很多的大夫让他手把手的教我诊脉,教我针灸。

甚至所有的医科都要经历的,让人痛苦的解剖课我也可以轻松的过关。

至少我看到的残肢断臂和残缺的肉体已经不会恶心的要吐了,所以看到大体老师的时候,我会比其他人更快的适应。

虽然中医学院录取通知书还没有来,但是我可以先提前适应一下把一个人刨开的那种感觉。

快要到黄昏的时候,我看大家的脑袋都砍完了,那些卫生兵们也每人拖回来几个轻伤员,开始施展他们那些蹩脚的技术,把那些伤员折磨的惨叫不止。

我叫过来几个动作比较麻利的,已经把手头的伤员处理掉的卫生兵,让他们去战场上给我挑选几个合适的尸体。

我需要躯干基本完整,但是受伤在不同位置的,比如说胸口受伤的,腹部受伤的,我给他们的理由是我要检查一下我们的散弹对人体杀伤的情况。

研究这个问题虽然让人毛骨悚然,但是非常有理由,要知道,大小不同的散弹,不同的距离,击中的人体效果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作为一个主官想要研究一下这种问题,应该也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十几个卫生兵借着阳光的余晖又回到了战场上。

而这十几位在战场上翻动尸体的卫生兵,却把对面的那些清兵吓坏了。

现在天色已暗,光线不太明亮,虽然看的不太清楚,但是人体的活动基本能够看到。

卫生兵的铠甲为了和其他的士兵区分开,所以就把这些卫生兵铠甲后面的部分都刷上了白色的颜料。

而正面部分却没有动,因为害怕在作战的时候,敌人看到一个颜色不一样的人,误以为是指挥官,会集中攻击他。

而背面涂上白色之后,我们自己人却知道这是卫生兵,会重点保护他,指挥官也不会让他去干一些危险的活。

而我们这身铠甲,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显得人非常的魁梧粗壮,毕竟上身就是一个大号的竹筐。

而且这套铠甲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特殊的头盔,摩托车头盔似的藤子头盔,我是第一个给大家配发的。

然后在这个头盔上再扣上一顶黑色的厚竹皮制作的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