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梦斗康麻子 > 第73章 形势一片大好

第73章 形势一片大好

本来我还想在湖南地区搞搞事,但是不得不消停一阵,老老实实的在石鼓县城里面休整了一段时间。

不休整不行,现在的学习越来越紧张,在高二期末考试的时候,我正忙着安排接手贺州和梧州,结果在周德良这边占用的时间有点多。

周小欢那边晚上的学习时间就少了一些,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整个的年级排名落后了将近100。

虽然还在200以内,但是老师和我的爹妈状态明显就不一样了。

虽然我老妈没有拿出她惯用的笤帚疙瘩,但是,她每天晚上给我送水果和牛奶的次数明显增多。

我的各科老师也轮流的对我进行了谆谆的教导,还好我的语文和英语一直比较坚挺,只有数学浮动稍微大一点。

拉分的基本是物理和化学、生物。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对我进行教育。

我现在都有想法,想把这些理科全换成文科,好充分的利用我的两个世界,能轮流记忆的这个优势。

但是为了以后的就业,还是捏着鼻子继续学物理化学吧。

后来想想不学文科也对,特别是历史这门课,两个世界的历史早就乱了套了,特别是明清这段的历史很容易造成记忆混乱。

再加上我在这个世界了解到很多和课本上不一样的历史事件,毕竟有不少的历史事件离我们这个年代很近。

比如顺治,到底是被打伤了,还是得天花死的?就有好几种说法。

而在我们这边就认定顺治是被炮击中了,甚至都确定出来当时是哪些火炮有可能攻击到顺治皇帝所在的位置?

给当时操作那些火炮的火炮手们发了一大批的奖金。

我要是在考场上脑子一迷糊,把一些历史事件写混了,那考试成绩肯定崴泥。

学好物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拿着物理化学课本,确实可以在古代复现很多的东西。

甚至生物课本里,也有很多的知识可以用在良种选育嫁接等等这些方面。

以后上大学,只要不学电子专业,无论是学机械还是化工方面,对我在古代都有用处。

这段时间我就增加了睡眠时间,把早上和晚上都留给周小欢加班学习。

而且我还发现了一个能够让周小欢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多睡一会儿的方法。

其实就是用两个世界的大脑分段记忆的升级版本。

在晚上或者早上刷题的时候,碰到比较难的题,周小欢把题读明白了,然后就打盹。

赵德良这边思考解题方案,进行解题。

然后周小欢再把答案写出来。

如果让旁边的人看到了,就会非常惊讶,我看完一道题之后就打盹,等到睁开眼睛,然后题就做出来了。

甚至一些很难的题,按我的水平,可能要做上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才可能实验出解题的方案。

这些耗费时间的题目就全部扔给周德良,他可以在处理政务之余,认真的研究这些难题。

毕竟一个四品官还是实权派的知府级的官员,在广东地区,暂时没有比他级别更高的。

所以也没有什么级别更高的官员可以管他每天做什么,赵德良拿张纸随便乱画乱写,也没人敢说什么。

有了这招之后,每个周测和月测,周小欢的成绩明显开始上升。

基本稳定在年级100名以内了,有的时候甚至能杀到前50名。

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了,一般人没有赵德良的学习时间长。

别看现在周小欢睡眠的时间也得超过十个小时。

但是周德良在这十个小时中间还会花上五六个小时去进行各种难题怪题的研究。

所以一天当中真正没有学习的时间,也就是四五个小时。这可是一般人达不到的。

就算那些强悍的家伙,真的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但他的学习效率显然不如周小欢这个每天能睡十个小时的家伙。

而且周小欢真正在床上睡觉的时间也就是八九个小时。

而他在刷题的时候和进行背诵记忆的时候,会采用打盹的方法给自己增加一点睡眠时间。

比如他会在早上起来背诵各种需要记忆的东西。

基本上是看五六分钟,打十几分钟瞌睡。

实际这是利用两个世界的身体进行交叉记忆,赵小欢在记忆东西的时候,周德良坐在书桌之前打个小盹。

等到周小欢闭上眼睛,周德良睁开眼睛,迅速的把记忆下来的东西进行默写。

早晨六七点钟这一个小时的时间,能够让周小欢记下来非常多的东西,基本上让周德良抄写上两遍,至少一两个月之内是忘不了的。

如果记忆的不太清楚了,就让赵德良再默写上一遍,这个水平比过目不忘,差了很多,但是已经比一般的人的记忆力好很多了。

毕竟过目不忘的那种妖人,这个世界上存在的并不太多。

我这记忆力水平已经超过百分之八九十的人了。

进入高三之后,学习压力越来越高,周德良这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天到晚除了睡觉就是打瞌睡,不打瞌睡的时间就拿支笔在纸上进行各种运算。

这个知府的职责基本全扔给手下的那些幕僚了,每天也就是关心一下康熙的部队打到哪里了?

郑王爷和尚之信开始打了没有?

减薄炮管的实验成功了没有?

枪管里面加膛线的工具制造出来没有?

抽空指导海口的火炮厂,把弗朗机炮的轻型型化完成了。

把一个口径超过十公分的佛朗机炮重量降低到了200斤。

但是射程和500斤的前装火炮基本一样了。

减重主要是在火炮的炮膛厚度上。

因为我们用子铳装填火药,相当于子铳和炮膛,同时承受火药爆炸的膨胀力量。

而我们经过多次实验之后把子铳的结构做的更加的科学。

已经和后世的炮弹有五分相似了。

甚至我还仿制后世见到的火炮炮弹,在子铳的铳口装了一个木塞,把球型的炮弹和木塞连接在一起。

这样就保证了气密性,炮膛中,工匠们用手工拉出来的浅浅的膛线,还能让炮弹有一定的旋转速度。

这样一来,就让火炮的炮弹初速比较高,而且稳定性也比较好,精准度提高了一个档次。

当然,这种薄皮的火炮也就能连续的发射五个子铳,炮管就烫的没法碰了,必须要进行降温,才能继续发射。

不过一门火炮能够在一两分钟之内连续开火五次就已经够让人知足了。还想什么自行车?

我推出这种火炮之后,很快就大量的使用在了战船上。

聪明的工匠很快就设计出来能够打散弹的炮弹。

其实也不难,就是做一个尺寸合适的小木桶,后来多用竹筒代替。

先把竹筒塞进炮膛,然后再把子铳顶上去。

正常开火之后就是散弹炮了。

两三百米之内,小桶里面装的铅子、铁蛋、小石子、可以把人打成筛子。

这个玩意儿对付骑兵非常的管用,一炮下去,子弹是呈一个扇面飞过去的,就算你骑兵跑的很快,只要你没跑出这个杀伤范围,就得被打下来。

我还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仿照在拿破仑时代大量使用的一种炮车,给这种小火炮专门设计了一个炮架和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