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梦斗康麻子 > 第40章 风车和盐的关系

第40章 风车和盐的关系

我只能拱手向于将军,还有周围的那些军官们告别道谢,然后向后退去。

突然,我的灵光一闪,脑子里闪现出刚才和他们讲述在安徽省的战况的时候,那些军官对我的架在独轮车上的大弩的威力非常的惊讶。

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问我这种弩的型号,特征什么的,他们对这种弩不感兴趣吗?可为什么没有人能问一下呢?

有用没用,试探一下吧!

我停止了向后退的脚步,又拱手向于将军作揖。

“在下可否请于将军批准?在工坊当中制作几件兵器。”

“这可不用问我,你自己掏钱,人家给你制作就行了,不用我批准。”

我表现出有点为难,“还是要找一个保密性强一点的,若是这种兵器被清军那边得到,就有些不妥了。”

旁边的一位军官赶紧问我:“你说的是哪种兵器?”

“弩!架在独轮车上的弩,比一般的弩大一些,比八牛弩小多了。”

然后于将军和他手下的那群军官,用眼神互相交流了一番,于将军微微冲着一个军官点了下头。

这名军官满脸笑容的冲着我就走了过来,“这种事情不用麻烦于将军,我领你去找一个技术好,保密好的工坊。”

我却没有马上答应,继续拱着手,看着于将军问道:“于将军,您看这样行吗?”

“你先跟他去,让我看看效果再说。”

行了,看样子如果他满意的话,还可以继续谈。

三天之后,一只大号的腹弩架在独轮车上推到了演练场。

推到演武场的这个大号弩,已经比在安徽使用的那种赶工赶出来的精致多了。

至少这个弩的弩臂换成了正经的竹木牛筋粘合的,弹力强多了。

不是当时为了赶工而把竹子一劈两半,制作的临时用品。

射程、精准度、耐用性等方面都提高了很多。

三名我简单训练过的弩手推着这辆独轮车,进行行进间射击,从200米以外开始。

开始的时候射的不准,但是行进到50米的时候,有力的标枪直接把那个靶子给击的粉碎。

靶子没了,独轮车也停止了。不过我没有让弩停止射击,而是搞了一个最大的仰角,来了一个最远射程的演示。

一群跟在我们后面的军官惊讶的看着嗖的一声,飞的没影的标枪,派出一个士兵,顺着标枪射出的方向跑出去确定距离。

等到那个气喘吁吁的士兵跑回来报告距离是一里左右,也就是差不多500米,还插入地面半尺。

这个距离让于将军在内的军官们都有点吸凉气,他们手头不是没有能打一里,甚至两里的武器,但问题那可是上千斤的大炮啊。

这个玩意儿,虽然杀伤力好像没有那些大炮的炮弹厉害,但问题它移动灵活,重量也轻,射击的频率也高,特别是在近战的时候,简直是没有什么能挡得住它的威胁。

看大家的表情,应该是比较满意的,我趁机跑到于将军面前,开始介绍这种弩的应用场景。

包括小型化以后单人使用,在独轮车上加盾牌,把车顶到敌人的脸上发射弩箭。

很快,于将军满意的点头,终于发话了,“行了,你招收的那些家丁就那样吧!不追究你的责任了。”

“训练好了就赶紧带着上任吧!你这老是躲在海口也不行呀!郑王爷治你个擅离职守之罪,要是让我抓你,我就比较难办了。”

这才70个人,哪够呀?好歹得凑够200吧!

“于将军太少了,您开一次口就多批点吧,好歹让我凑个三四百人。”

于将军笑了,故意拉长脸说道:“不要以为你年龄小就可以撒赖啊!别想得寸进尺。”

我想了想,看样子是筹码不够,还得给好处。

于是我拱手说道:“于将军,您能给我20斤火药吗?我想给您演示一下,当初我们是怎么炸的那群清军?”

显然,包括于将军在内的所有的军官都对我那回搞的大爆炸非常感兴趣。

这些军方的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当时我是怎么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所有的消息都提到,现场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爆炸。

但是现在这种知识层次的人,想破脑袋也琢磨不明白,这个粉末爆炸是怎么回事?

而我一说想演示一下,立刻得到了周围人的同意,没过半个小时,20斤一桶的火药就送了过来。

我又要了些粗布,还有一个粗壮的毛竹的竹竿。

就在现场,在一群军官的注视下,安排人帮我装填炸药。

先用十个粗布包把十斤的火药装成十个袋。

剩下的十斤火药就塞进了那个粗大的毛竹竹筒里。

当然要留导火索。

我又让人用粗布包裹了20斤的泥土,插在一根大竹筒上在弩上试射了几次。

基本确定了20斤的重量,大概能射多远?

最后就是进行实际爆炸实验了,为了安全起见,我把所有现场的人都轰到了100米以外。

还在弩的旁边挖了一个坑,把够蹲进去一个人。

最后把点火发射的任务交给了一名我认为还比较胆大的士兵。

还在预计的落点附近放了一堆杂物,插了些竹竿之类的东西。

几个军官拉了一只狗一头羊还有几只鸡拴在了我插在地上的那些竹竿上。

我很想复原一下,当初我用米粉制造的空气燃烧弹的场景,但是我实在没法掌控米粉浓度。

为了能够保证演练的效果,能够让于将军允许我多招点士兵,只好用火药代替米粉了。

那十袋火药被我绑在了这个装满了火药的炸竹筒外面。

这样可以保证竹筒当中的火药爆炸的时候,可以把这十袋火药炸飞出去,并且爆炸的高温可以把外面那些火药也引燃。

这样就可以形成连环爆炸,甚至爆炸的冲击波可以叠加在一起。

最终这个实验还是成功的,那20多斤的带着火药的大竹竿飞出去五六十米,落到地上之后,导火索才引燃了火药,引起了爆炸。

而第一次爆炸成功的把那十袋用粗布裹着的火药给炸飞了,然后形成了二次爆炸。

巨大的冲击波把我们的发射平台,那辆独轮车直接给掀翻了,幸亏我挖了那个隐蔽的避弹坑,躲在坑里的那名士兵没有什么事情。

躲在100多米外的观摩人员虽然没有感受到冲击波的压力,但是巨大的声音还是把他们吓了一跳。

等到硝烟散去,一群人过去看看爆炸中心的情况的时候,有些军官就有点哆嗦。

我测算的爆炸中心还是有点偏,毕竟沙土和火药的密度体积都不一样。

发射出去的大竹筒没有落在我们摆放那些竹竿和鸡狗羊的地方。

但是我们插着的那些竹竿以及那些活物都被爆炸冲击波退出去十几米远。

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活物身上都是焦黑的,那只可怜的鸡,一根毛都没剩下。

狗和羊虽然已经死了,但是眼睛,鼻子和耳朵里还在不断的往外渗血。

有玩炸药比较专业的军官开始测量爆炸的中心,和那些被吹飞的竹竿之间的距离。

当然,他们只能找到那些半碳化的竹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