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综合其他 > 在异常世界成为大画家 > 第72章 传奇女画家的悲哀

第72章 传奇女画家的悲哀

勒布伦?

范高闻言,脑海中瞬间如同本能觉醒,浮现出这位绘画大师的生平信息。

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ElisabethLouiseVigee-LeBrun),1755年出生于法国,学肖像画成名后,被选为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塑学院院士,1842年在巴黎逝世。

她被誉为“法国最杰出的女画家”,于1779年开始,就为王后玛丽·安托瓦妮特画肖像,并且成为王后的闺中密友。

此后,踏入上流社会,受到欧洲各王室和贵族们的追捧,时人纷纷以能得到她所画的肖像而感到荣幸。

勒布伦的绘画风格独特,擅长捕捉人物的情感和个性,作品自然而又典雅,充满了浓郁的女性特质和优雅。

她的一生创作了八百多幅作品,其中六百多幅是肖像画,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顶尖肖像画大师。

如果项伯腾也在这里,听闻严教授的提议,一定会惊喜附和。

因为按照他对范高的期许,也是希望他成为杰出的肖像画大师,最好是能跟这位传奇女画家一样,交好王室和贵族。

能够画好肖像画,绝对称得上是通往上流社会的便利捷径,也是艺术史上许多前辈高人趟出来的康庄大道,真正的不二法门。

如果说这位勒布伦的事例还不够明显的话,那么换成另外一个人,来自意大利的耶稣会士郎世宁,就一目了然了。

郎世宁在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担任宫廷画家,为清朝皇室创作了许多绘画作品。

虽然他的绘画作品内容多样,包括人物肖像,历史场景,花鸟画等等,但声闻显贵,走上层路线的本质,仍然还是得靠为皇帝和皇帝的后妃们画肖像。

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的画家当中,能够为帝王和达官显贵画肖像画的,也必然是画工之中的佼佼者。

这当中的理由,恐怕是因为肖像画本来就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尤其是在没有摄影技术的时代,肖像画是记录和展示个人形象的主要方式,颇具重要意义。

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只有权贵才能消费得起这些,平民百姓是消费不起。

而且有的时候,它的价值可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艺术方面,还有政治意义。

比如说,盛传的朱元璋鞋拔子脸肖像……

实际上,人家明太祖画像有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另一版。

什么用心,一目了然。

再比如说《熙陵幸小周后图》,《尝后图》……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避火图,而是关联国仇家恨的政治宣传工具。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学术化的说法,实情还有封建帝王与富商豪贵也有社交需求。

画肖像画,是难得的直接与客户接触与交流的机会。

频繁出入宫廷,甚至能有机会长时间相处,本身就已经超过许多外臣。

要知道,许多中小官员一辈子都没有机会面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