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武侠修真 > 枝江异闻录 > 第十八回 泣尽风檐夜雨铃

第十八回 泣尽风檐夜雨铃

彝人相信万物有灵,在他们的认知内,除了人类生活的现世外,另有一个充满了各类神鬼灵怪的世界,由此衍生出巫神之事,后发展、分化为“巫”和“祭”两种类型,其中“祭”类演变为“毕摩”,“巫”类则演变为“苏尼”。

“苏”在彝语中意为“人”,“尼”意为作法术时的情景。“苏尼”通常文化水平较低,不懂经书,不识经文,故社会地位不如“毕摩”。然而他们善能利用说唱诵辞和击鼓跳神等方式为人施行巫术,以达到驱魔赶鬼、招魂引魄、解疑答问、治病救人的目的,这便令人相信“苏尼”能通鬼神,是神灵在现世的代言人。

而这样一个人,正一动不动地站在林中空地的边缘处,像是一尊年代久远到不可考的雕塑。

此时斗笠客刀招再起,一改先前大开大合的迅猛攻势,而是配合灵敏步法,施展开复杂绵密的刀路,时快时慢,虚虚实实。这样的打法无疑会加剧内力消耗,但好处在于对手也同样需要付出更多精力应对,否则一旦有些许疏忽便会被抓到破绽。

虽是如此,王珈乐倒也不惧,“颂”字铭文长剑出匣,与那刀光绞在一处。剑刃生寒,很快压得斗笠客刀招渐乱,颓势尽显。

“此人虽看不出武功传承,但既能熟练使出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刀法,想来在武林中也不会是无名之辈。”王珈乐心想,“吴穹同门曾让我们行走江湖时替他留意会使多种刀法的人,会不会有可能就是这厮?”

快剑一撩,偏开了斗笠客的一记斜斩,随即剑刃紧贴着刀身下滑,直切对方握刀柄的手指。斗笠客连忙缩招撤步,王珈乐正待追击,冷不防那在旁观战的面具客“苏尼”又开始敲鼓,那声音都能直接配进恐怖片里做音效,节奏也是十分的不合乐理,直听得她头疼脑胀,只得止住了进招。

便在此时,斗笠刀客遽然反袭,匹练般的刀光瞬间遮盖了王珈乐的大片视野,刀势之沉猛全然不是一个正处于下风之人所能使出的。

唯一的解释,这二人早已配合精熟,面具客利用羊皮鼓的不和谐音扰敌心神,就好比用控制技能打断施法;而斗笠刀客则趁势进击,瞬间的攻守逆转对他们而言实属常规操作。

王珈乐勉力抵挡了这一刀,腾身再欲抢攻,看似飞去刺敌双目,实则到近前时突然使个千斤坠,转攻下路。也就在她双脚落地的一刹那,冤鬼啼哭般鼓声再起,其中似有说不尽的悲凉凄婉之意,闻之令人神伤,就连眼前的景色也变得昏暗下来,手上的力道也难免大打折扣。

斗笠客见状,一记侧踢格开剑身,同时扬手一刀全力斩下,王珈乐不敢怠慢,使出看家的身法本领,倒掠而去,总算是有惊无险,可斗篷却也被那一刀划了条豁口。

面具客“苏尼”每回的鼓点只有短短几秒,可每次响起均是在王珈乐攻击行将见效的关键节点,令人头痛。

既然如此,那便先解决你……!

但见王珈乐箭步上前,挺剑再刺斗笠客,不过却是虚晃一招,闪身从侧面越过对手,紧跟着轻功狂催,瞬间拉近了她和面具客的距离!

这一招变向突进实为王珈乐生平的绝艺,身形如电,袭敌千里,令人猝不及防。从她起步到剑尖抵近面具客的咽喉,用时也不过一个眨眼。

斗笠客的反应也不可谓不快,见对手用假动作绕过了自己,当即明白她真正的目标其实是自己的队友,不假思索地便朝后扑去。

那面具客命在旦夕,却是做出了一样惊人的举动:他仰面朝天,直挺挺地朝后躺了下去,自然也就避开了直刺而来的剑锋。

而就在他倒下的过程中,鼓声也再度响起,伴随着的还有自他口中发出的吟唱。

不过说是吟唱,它并没有歌词,实是以紧促至极的节奏将哭诉、低吼、喟叹、嚎叫等音素毫无规律地连续吐出,时而含糊时而清晰,鼓声与歌声两者旋律全然不同却又彼此交杂,颇有种把《迷河》《看,猫头鹰》以及某些约德尔唱法的歌曲统统丢一块胡乱remix了一通又掺了几声电棍鬼叫的感觉。你说要是你听了这玩意那还能好得了吗?

这位面具客的艺术形式对于王珈乐而言还是太超前了,魔音贯耳之下惊恐、疑虑、焦躁、烦闷、愧悔等种种负面情绪一齐涌上心头,不仅一剑刺空,还险些被身后赶来的斗笠客砍了一刀,好在她所剩无几的意志力还足以支持她朝旁躲开,勉强站住。

面具客的手鼓伴唱仍在继续,不用手撑地,只以一个诡异的姿势扭转着缓缓起身,和斗笠客并肩而立。他们看着王珈乐脸上痛苦的神情,心知胜局已定。

……当真如此吗?

斗笠客是在挥刀要将对手了结前的一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王珈乐并未像他们预料的那般已经临近精神崩溃,相反,一股狠意浮现在她的面庞之上。

一股不应属于人类的狠意,反倒像是某种野兽在面对猎物时会现出的姿态。

斗笠客这一刀是迄今为止最快最强的,他几乎已经看见刀刃切开了对方的身体,可刀最终却落在了坚实的地面上。

下一瞬,王珈乐的身影已出现在他侧面半空中。

之前砍中的只是残影,恍惚间他似乎看见对方生了一对金红色的竖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