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都市言情 > 黑心大小姐带着空间下乡啦 > 第553章 干!

“我也就是这个意思。

我这边是部队,能自给自足就已经不容易了,牵连到其他的也不好,你回去跟村长说一下,以村集体,或者去找林书记,以公社的名义,我给你联系方式,去煤矿找人,没有问题。

不过,这种事情咋说呢?

你也知道,稀罕就稀罕在冬天,少,物以稀为贵,你明白吧?”

简单点头,她一开始没想着让村里人干这个,一个就是需要提前投资,需要他们先相信了,有信的有不信的,心不齐,就不一定能干好。

这东西谁也不敢保证就是百分百不出意外的。

但是在部队就不一样了,令行禁止,即便是有不理解的,那也只会想想,去不会影响行动,丝毫不会耽误什么。

再说,简单本来也不是个多热心的人,刚来的时候,那面临的确实是一村子人都断粮快要饿死的状态,后来缓过来了,她也很少有主动去为他们干点什么了。

像是几次大动作的打野猪,几乎就没有哪次是她主动挑衅的,那送到眼前了,都欺负到了家门口了,她要是再不做点什么,那就不是她了。

“小叔,我明白你的意思,之前,我只想着独善其身,外面乱哄哄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想着能低调就低调,免得惹来麻烦。

现在这桥你都给搭好了,又有你们成功的例子吊在前面,他们估计也只有眼红和惦记的心思了,不用说,肯定都把嘴闭严了。”

程进叹口气,他也算是明白简单为啥当时二话不说就都给他们拿过来了,合着,他们听话,事少。

这孩子,还真是一点也不喜欢麻烦啊。

“行,到时候你就跟这个人联系就行,他现在在煤矿那边负责后勤,是小叔的老战友,可以放心。”

“好,我回去就去找村长。”

去的时候是满满两背篓的卤鹿肉,生鹿肉,和鹿身上能入药的零件,骨头。

回去的时候,也同样是满满两个背篓,也不是,是三个背篓。

零食,布料,程朝带回来的,简文修邮回来的,程进去县城的时候买的,凑到一起就很壮观了。

再加上,里面刚杀出来的热乎猪肉,林正德干脆的给拎出来两个猪腿,和好几个猪蹄。

姐三个是负重而去,满载而归。

两个孩子有些傻眼,

“姐,这比咱们拿去的还多呢?”

简单也是无语,谁知道年货都送过来了,还有这么多东西呢?

到家放下东西,简单怕夜长梦多,说完利索,就直接去找了刘卫民。

果然,刘卫民惊讶的直接带翻了板凳,

“小简你说的是真的?

冬天种那个菜,真有人要?”

前两年冬天简单找刘光明做了木槽子,冬天种了菜,他是知道的,当时、跟王桂花说,她跟着就栽了两盆葱,今年他家更是摆了一窗台的盆子。

村里当时也有好几家也跟着整了几盆,不然屋里也得烧火,这玩意也不需要多费事。

不说别的,就说大冬天的吃上一口鲜嫩的韭菜,过年包点韭菜馅的饺子,那滋味,美得嘞。

刘爱国也凑过来,

“小简,这出力的事,咱们农村人不怕,就是怕到时候真的种出来了,真的有人买吗?”

“咱们冬天吃的都是秋天囤的菜,那城里吃什么?还是靠每个月的供应。

那供应不也是咱们农村出去的吗?

他们挣着工资,挣着票,也得惦记着换换样吧?

天天的白菜萝卜土豆,要是见着那蕉绿的韭菜,你说他们馋不馋?

要是再种点别的呢?

咱们也不整那麻烦的,就说夏天最皮实的,黄瓜,茄子,你说大冬天的要是有这个,谁不得多吃一碗饭?”

说着就拿出一只拎在手里的篮子,

“呶,你们瞅瞅,这时候看见,和夏天,感觉一样吗?”

部队那大棚里也没种多少种类,以高产实用为主,刚才回来就被塞了不少,她也就寻思着,拿着东西,更有说服性。

刘卫民和刘爱国面面相觑的掀开上面的破棉垫子,顿时就都瞪大了眼睛,

“这这这,还真的能种出来?”

“摸摸,看看是不是真的?”

刘卫民讪笑着自己的想法被人看穿了,他也没拒绝,真的就把大手伸了过去。

颤颤巍巍的,自己都提着心。

刘爱国就比较理智了,

“小简,我想问问,这是什么地方种出来的?不是在屋子里这小盆里吧?”

这茄子,韭菜,香菜,辣椒都还好说,都是矮株的,那半尺来长的水黄瓜,那肯定不对劲啊。

不过,这扑鼻的清香,让人一看心情就好的很。

简单也没瞒着,

“这是驻军部队那边研究出来的。”

“啊?”

两个人都抬起头看着她,部队,那就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了。

都知道她和那边的关系,但是没想到她居然为了村里,能把这好事争取过来,

“小简,你,”

简单是不喜欢这种煽情的场景的,这功劳虽然不是她的,但是还真就不好分清,程进想着刘家屯,也是有私心的,跟她还真就扯不开关系。

赶紧的起身把话说完,

“村长,爱国叔,你们别想其他的,就想想这个事,咱们能不能做好。

至于你们担心的卖的方面,我觉的不成问题,咱们农村都觉得这是个好东西,咱们农村都没有,那拿到城里,也肯定是受欢迎的。

我有个叔叔是县城那边工厂的,到时候我再出去走一圈,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再不济,咱们县城,公社都还有供销社,国营饭店,哪哪的人都不少,到时候,咱们出去的时候以村里或者公社的名义,就是遇到人,这风险也小了很多呀。”

“村里的名义?还能找公社?”

“嗯,现在不是都提倡各地在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立自强,自给自足的基础上,支持成立集体的农业合作社吗?”

“啊,是,可是,也没有哪个村真的成立了呀?”

“可是,这是政策允许的吧?

乡亲们辛苦一冬天,干的活呢,其实和夏天家里的菜园子差不多,劳动强度没有上工累吧?

然后到了时候,咱们把这菜给人一送,冬天的青菜怎么着也要两毛钱一斤吧?

你们想想,这一个大棚就算按最小的算,三分地,能种几垄?一垄收多少斤菜?就按两毛算,这几垄,能卖多少?

不说别的,可能开始也不会挣的太多,可能一家分的也也不多,三块五块的,但是,过年给孩子买斤糖块甜甜嘴,不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