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革清 > 第381章 礼部新气象(十七)

第381章 礼部新气象(十七)

这也是良家子军队的另一个特点。大家都觉得自己是个人,只要条件允许,每个人都不想抛弃战友。物伤其类,如果自己能接受抛弃战友的制度,那么下次被抛弃的只怕就是自己了。

基层这么想,完全发自本能。然而对高层来说,事情就大大不同。在战场上,大概没有什么比拯救生命更奢侈了。即便是战斗结束之后,治疗本方的人也是压力极大的事情。

三次大战,数次小战,已经证明了清军到底多顽强。而且清军表现出视人命如草芥的做法,也真的令华夏军有些胆寒。

河北战区司令部这边商议数次,发现除了死拼之外,竟然没有别的办法。好在霍崇这次下达的并非只有一条命令,兵部委员会通知河北战区,河南战区即将派遣部队增援。

如果是在战斗爆发之前,河北战区会毫不迟疑的拒绝。此时河北战区的老兄弟们也蔫了。想用功劳换取地位,那得立下大功。伤亡近八千人,不被人骂死就不错了。与其硬抗,不如服软。

而且河北战区的老兄弟也难免有点不相信河南的年轻崽子们的实力,凭啥他们就能轻松打赢。老兄弟们就是不信。

就这么对峙了五天,清军固守不出。华夏军为了拯救生命而忙碌。不少士兵都开始捐血。即便知道这对战斗有影响,然而大伙就是不想眼看着战友们死。

甚至连司令部都集体献血了。只要不进攻,靠华夏军现在的训练与装备,固守自保毫无压力。献血在降低体力的同时,却在挽救生命。死了这么多人,司令部众人的良心也在承受着无比巨大的压力。

到了七月初二,河南战区的部队终于到了。要先在黄河上架设浮桥,再一路腿着过来。千里迢迢,部队行军能力也有差距。先抵达的有两个团。

好在领着两个团的乃是十五师吴师长,这级别让河北战区司令感觉好多了。战区司令好歹要比军长高半级吧。如果要向一个团长低头,这脸面也着实承受不住。

吴师长倒是没有别的想法。与河北战区司令部交流完情报,得知清军这边剩下的大概有六万多人,吴师长叹道:“大家辛苦了。接下来就看俺们的。”

战区司令心中大大不忿,可此时也轮不到他说什么。不过河北战区的参谋长不快的说出了河北战区司令部众人的心声,“难道吴师长要打头阵么?”

“司令部不许我们打头阵?”吴师长不解的反问。

这下司令部里陷入了尴尬的沉默。沉默了一阵,河北战区司令干笑两声,“吴师长,你真是好汉。要不要多休息两天。”

吴师长也没什么其他感觉,自从完成了河南的战役后,吴师长觉得自己已经不在乎了很多事情。他只想着赶紧打完仗,然后就退役。至于退役之后去做什么,吴师长也不在乎了。经历过河南战役之后,吴师长觉得只要不打仗,能够和平的好好生活就行。

所以吴师长也不在乎对方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按照自己利索能力的事情来讲,“加上今天,我们休息两天。第三天一早咱们就进攻。这两天咱们多商议。”

七月初四一大早,巴塞大将军就得到消息,华夏军行动了。

自从把伤兵都赶去华夏军那边,巴塞大将军就去除了一大块心病,自从营垒内没了伤兵,军心大定。但是也有些出现疲态。如果能再给华夏军第四次迎头痛击,或许华夏军就会承受不住而撤军。那时候,巴赛大将军就可以作为第一位击退华夏军的清军将令。更重要的是,大将军也可以考虑撤回山海关了。

几次大战,巴赛大将军非常清楚。以清军现在的实力,完全不用考虑夺回京城。便是夺回京城,只怕也受不住。

清军布置与之前差不多,四道战壕已经非常完备。水源不缺,因为少了这么多人马,粮食管饱。剩余的就剩下小心应战而已。

吴师长与李洪团长两人召开了礼部支部会议。礼部支部是一个非常灵活的组织,虽然各个支部都相对独立。但是支部结构极为扁平化。只有几个不同的级别。各个级别之间只有工作的不同,没有高低分别。因为礼部章程中讲的清楚,所有礼部成员一律平等。职务只是职务,不是等级。

所以会议超简单,都是同样级别的人开会。大伙早就投票决定了要做什么,每一个人接下来都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去命令别人。

李洪与吴师长为了谁指挥突击队稍微争论了片刻,最后还是同意李洪团长承担。

至于其他人,大多在商议分配到的任务。上次河南战役后,一路上礼部都在讨论那一战的得失。加上路上得到了霍崇的指示。大家都觉得,上次作战的问题在于战役安排不够贯彻新式作战方法,一旦突破之后,就是大部队直接突入清军。即便清军中央没有指挥部,只要部队数量多,立刻就可以完成前后夹击。清军根本没机会再多支撑一个时辰。

虽然从来没搞过这样的规划,礼部成员带领的参谋部也开始做更大规模的战役制定。里面千头万绪,都得修改。真的是累的够呛。

此时外面已经响起了号角声,各部队都进入了作战位置。李洪与吴师长握手。却又各退一步,举手经历。吴师长放下手臂,喝道:“全体都有,向我转向。”

等众人都转过来,吴师长举手向大家敬礼。所有礼部成员全部回礼。

在河南战役发生之前,大家或许还各自看不上,或者不喜欢。到现在,虽然不喜欢的心情未必没有,但是作为军人,大家都知道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战场上无惧生死。

军礼之下,作为军人,除了自己奋勇作战之外,剩下的就只有对战友们的信赖。

只要战友还在,不管是什么样的险境,都有可以相信的人在身边。

巴赛大将军用千里眼看着华夏军的阵地,只觉得事情不对头。华夏军阵地上的表现未免太安静了。安静的有种令人心中发毛的感觉。那仿佛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但是当风吹起的时候,就将是无情的风暴。

就在他疑惑之时,华夏军的炮击开始了。

大将军抖擞起精神,对着部下们命道:“小心些,莫被炮弹伤到。”

众将甚至能轻松的笑出声:“哈哈,请大将军放心,末将之前都活下来,以后还会活下来,继续追随大将军。”

李洪已经不需再上到第一线,河南战役中部队里面出现了许多表现优秀的人员,此时都在礼部的发展下递交了加入礼部的申请书。这些优秀的军人们足以承担起工作。

就如工兵部队,已经快速在河北大地上挖掘出了通道。与之前的河南战役不同,这次的通道就充分利用了地形,尤其是凹地。这不仅更安全,还节省了许多时间。

之前的两天里,工兵部队就已经开干了。此时更是快速的逼近清军的壕沟。

炮兵们也暂时接受了吴师长的指挥。不紧不慢的开炮,充分吸引着清军的注意力。

就在清军有些木然的时候,距离他们战壕十几米处突然冒出几十名华夏军军人,将手榴弹投掷过来。手榴弹在清军战壕中纷纷爆炸,顷刻间就引发了混乱。

然而华夏军却没有趁势攻击,之后连续两轮投掷,让本就混乱的清军更是混乱。

就在混乱直奔顶点之前,华夏军突击队冲进清军壕沟,枪打,刺刀戳,把混乱直接推向顶点。

随着夺取第一条战壕,更多的华夏军战士蜂拥而入,有些清理战壕,有些沿着战壕向两边延伸。有些则越过战壕向清军纵深突入。

而炮兵们也没有闲着。趁着清军混乱的局面开始向前移动。上次战役中,炮兵在清军反扑的时候发挥出惊人的作用。然而战役反思会上,大家却认为,如果炮兵更早移动,战果会更大。

积累了经验,并且把经验用在这次战役之中。炮兵们拖着炮车奔向前线,尽力让自己能够在最近的距离上参加接下来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