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革清 > 第370章 礼部新气象(六)

第370章 礼部新气象(六)

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部队一经完成了战场构架,就开始根据地形调动部队。

这时候师部下属的各个部队就开始调动布置,先占领有利地形,构建师的阵地。包括修建野战工事,准备野战医院在内的安排就这么按部就班的完成。

随即,各个部队就开始出动了。这可不是纸面作业,而是实际行动。

虽然战场是虚构的,但是山坡,河流,水塘,都是有真实场景。各个部队向着不同方向开始进发。计划中要越过河流的部队,就向着河流方向进发。

敌人也是虚构的,所以部队旁边跟着演戏裁判官,时刻视察着各个部队的行动方向。

钱清没有分身术,只能找一个项目查看。于是就跟着炮兵部队进发。

此时华夏军的炮兵们更加专业了。炮车部队费力的越过崎岖不平的野外地形,抵达目的地之后就开始进行各种测量。

这几年过去,测量设备更加专业了。从原本的根据三角函数进行判断,已经有了带标尺的炮镜。这边计算尺也替代了原本靠手指目测的方法。甚至连炮术计算纸都有了,炮兵军官们只要按照列好的参数填入之后进行计算。已经不用手写整套公式。

打开炮车上的炮架,调好水平,炮兵们就根据射击诸元进行试射。一炮一个准,此时还谈不上。至少整体方向上没什么问题。

钱清心里面叹息,看来老兄弟们的确可以退役了。如果不牵扯个人交情,钱清更中意眼前的这帮年轻人,而不是因为习惯了旧式战法而不做改进的老兄弟。

演习设定的对象当然不是清军,这也是钱清觉得老兄弟们不上进的最大原因。不少老兄弟们遇到这样的演习,就开始抱怨,说什么这哪里是和清军打仗,这是和自己人打仗。还有啊,咱们自己人也没演习司令部设定的能耐啊!

不上进的心思在这些话里面表漏无疑。这些人期待的是他们习惯的摧枯拉朽的单方面屠杀,而不是真正的战争。老兄弟们不仅不习惯这样的战争,更是完全抵触这样的战争!

钱清骑着马往司令部方向走,心里面向着潜越蓟门关的戏中还真有这样的局面。大明关宁军们采用的还是明初的战法,只要敌人有丝毫进步,都能让他们一片混乱,还大骂后金竟然敢搞出这样的邪门歪道。

刚看到这些的时候,钱清感触不深。此时只觉得完全理解了霍崇的心思。

潜越蓟门关里面,后金生气勃勃,勇于作战。大明暮气沉沉,根本不考虑战争。在关宁武将心中,战争是为他们的权势服务,全然不认为关宁军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赢得战争。

所以在这样的戏场结束后,解说员都要点名,“关宁军们已经把国家和战争视为保住他们个人利益的存在,把他们本该为之奋战,为之流血牺牲的一切当成实现他们个人利益的工具。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将关宁军将令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而对面的后金却明白,后金之后团结一致,才能活下去,才有明天。”

演习安排了三天,头一天,部队通过侦查就发现,在演习中正面接触的并非是数量相同的部队,而是数量两倍于他们的清军。不仅如此,退路上还有一支数量两倍的敌人堵死了后路,并且赶了过来。

清军的装备与华夏军相同,在排队枪毙,火炮轰击的时候,丝毫不落下风。熟练度也毫不逊色。

演习部队一开始承受着巨大压力,然而年轻的军人们却发挥出潜伏行军,阵地前挖掘交通壕等手段。硬是靠近了清军,以一连串的突袭,在第二天,先击败了左翼清军。

然而演习设定中,留给这支陷入重围中部队的时间并不多了。敌人右翼眼见局面不对头,转攻为守。

钱清以为打到这个时候,年轻人或许会选择撤退。不过演习设定中早就决定好了,这支部队一旦撤退,就会遇到他们并没有发现的一支清军,在前后夹击下全军覆没。

不少老兄弟们参加过这样的演习设定,之后无一例外都全军覆没。之后个个都骂骂咧咧,仿佛是演习司令部故意坑他们。

钱清没去司令部,演习参谋们则把各种消息传来。年轻人们的选择十分果断。

既然敌情不明,有好几块区域明显无法侦察到。与其冒险撤退,还不如奋力一搏,歼灭剩余的清军。之后就在这个熟悉的战场上进行防御作战。

做了决定之后,整个师进行了决战调整,年轻的军人们在礼部指挥的师部命令下展开了攻坚战。战斗中指导员们因为始终在最前线带队,伤亡惨重。在礼部在各个连队的指导员带领下,转回头对剩下的敌人发动了猛攻。

礼部成员就如在军校中学到的那样,始终如章程安排,战斗在第一线。排长打完连长填,连长打完,营部的侦察排填进去。

在演习司令部指挥下,敌人也发动了巧妙的进攻,以被俘的叛徒为先导,突袭了师部,一举端了师部。

这是第一次有部队直面这样的绝境,钱清看向演习参谋部的人,就见大家一个个又是讪讪的,又露出期待的神色。

其实钱清也不相信清军能打出这样的局面,可是战场本就是个完全不可知的所在。谁都不能保证出现什么事情。

与演习参谋部一样,钱清更是期待看到这帮年轻军人的表现。在这样的绝境之中,年轻人们会如何。

正如演习司令部所料,得知司令部被端的年轻人们也怒了,纷纷对着在旁边的演习参谋大骂,说他们瞎安排。

就在这样的时候,仅剩的几名礼部支部的军官突然问道:“要是真的这样,咱们怎么办?”

年轻人们沉默片刻,竟然回答不上来。礼部支部的年轻军官看来也上了头,大声喊道:“按照规定,这种时候,投票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命令。我们投票吧,要不要打到底!”

血气方刚啊!听到参谋们的转述,钱清觉得自己的血液也不禁加速流动,胸膛中仿佛燃烧起了火焰。

如果钱清在前线,得知司令部的霍崇被杀,那只有一条路,定然要把敌人给杀了,为霍崇报仇!

已经死了这么多人,又陷入了绝境。自己的死活重要么!要是畏畏缩缩,那就别上战场!

年轻人的选择很简单,当有人表示要光荣战斗到底之时,并无一人反对。

集结起了最后突击力量的部队,在残存的最高指挥官,后勤处长带领下,向着清军发动了猛攻。

而设定中,清军的精锐派出去作战。所以这支五百人的敢死队一路杀进了清军中心位置。等他们突入清军指挥部,击毙清军指挥部的时候,只剩了不到十人。

靠着突击队的决死一战。清军最终被击溃。剩余的部队不到一千五百,并且迅速利用地形与缴获的敌人武器,做好了最后的防御阵地。在敌人大部队赶到之前,完成了准备。

到了这里,这场演习结束了。钱清百感交集,想到年轻军人的勇气,钱清更觉得老兄弟们真的失去了锐气。

演习指挥部中却是一片欢喜赞叹。这么一年多了,这个演习剧本竟然真的有人能打通,这是大家完全没想到的。

大家都记住了几个名字,全部都是礼部的成员。正是他们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表现出惊人的进取精神。要是没有他们的话,大概这场演习早就结束了。更不可能看到打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