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综合其他 > 医院六十年见闻 > 86.无声的变化(一)

86.无声的变化(一)

这些天来,徐有志和王自强,都注意到了医院里,正悄悄地在发生变化。  新调来的一位书记兼院长,是山东大汉,身强体壮。还听说是抗日时期的老干部,在战争年代,从卫生兵做到战地医院的外科医生、副院长、院长。他单枪匹马,没有带一帮得力的助手,到这个问题成堆的医院来,担子是十分重的。  医院里还严重地残存着派性,跟人跟线,原来革委会成员,不甘心大权旁落,医疗器械短缺,药品供应困难……诸多火烧眉毛的问题,要整顿好医院,更是难上加难。  一位新领导的到来,职工必然对他本人,和他的工作,有这样那样的议论。由于人们的立场、利害关系不同,好话、坏话都有。说好话的,大概又是要溜须拍马,跟人跟线了;说坏话的,可能是他的利益,因他的到来受到损害,心中不满。  他来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知识分子中,发展了两名党员。革委时,院党委也发展了一批□□员同,不过都是工人,锅炉工、病房卫生员、炊事员……有的是在□□牛鬼蛇神时,火线入党,而没有一个知识分子。  他上任仅三个月,就发展两名党员,全是知识分子。确实是一件大新闻。一时间众说纷纭,褒贬参半。  有的说:“某年青医生,在抢救病人时,多次主动献血,而救了伤员的命。能舍己为人的人,才配当党员,书记没看错人,比革委会时,发展的工人党员,更起作用,更让人尊敬”。  有的说:“某教授申请入党已三十多年,都没有批准他,必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次他还戴着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却批准了他,够党员条件吗”?  有的说:“医院医护人员是主流,在主流中发展党员,起的作用更大”。  “书记也曾是个医生,既是老干部,又是知识分子,惺惺相惜,以后必然是专家治院了”。  ……  一天,徐正想上厕所,见一人正伸手,将堵在小便槽里的污物掏出来,没有一点怕脏怕臭的样子,他仔细一看,正是这位新来的院长,对院长实干精神的敬佩,油然而生。  此后,听到任何对院长的贬义词,他是绝对不相信的,并对说这类话的人,嗤之以鼻,或敬而远之。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