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玄幻魔法 > 诗相 > 第一章 《园》

第一章 《园》

今日的城市,兴起了形形色色的公园,供小朋友吃喝玩乐的主题公园和增长见闻的动植物园,供退休大爷打牌下棋和退休阿姨跳广场舞的城市公园,今日的这些公园,作为近代城市发展的产物,是新兴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青春男女、退休老人、孩子们娱乐的圣地,因此我们的很多书籍、影视剧中常出现公园作背景,如位于北京的大观园,曾有多部古装电视剧在此拍摄。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园出现于清末时期,上世纪初,江苏无锡地方的乡绅名流倡议并集资,在无锡城内小型的私家园林基础上,建立起向公众开放的园林,这家园林被当地人称为“公花园”,后来全国各地相继建设向公众开放的园林,而私家园林逐渐成为历史。国内最初的公园是在私家园林基础上发展而来,如北京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上海的豫园等,私家园林,顾名思义是私人的领地,没有主人的允许不得擅入。曾经游览过岭南最富有特色的番禺宝墨园和顺德宝墨园,也参观过余荫山房,或许这些私家园林没法与北京颐和园相媲美,这些曾经作为皇亲国戚的后花园和官宦世家的府邸,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也就一个游玩憩息之地,当然这些曾经的私家园林以仿古建筑的特色呈现,故有观光客纷至沓来,见识下古代权贵人家的样子。

皇家园林以只剩遗迹的圆明园和尚存的颐和园为代表,另外一种便是建设于非京城的行宫,如清代皇帝在河北建设的承德避暑山庄,近现代国家领导人的行宫则以别墅形式呈现,如江西庐山枯岭美庐别墅,这些私人园林,到今日已经演变成向公众开放的公园或风景区。官宦世家或地方乡绅的私家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前面所讲的上海豫园,番禺宝墨园等皆是当地乡绅富豪的府邸,现代虽不再有私家园林,但是上流精英阶层的宅第依然是可以拥有“私家园林”形式的存在。据记载,中国最早的私家园林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唐宋时期已经发展成熟,明清时期的园林最为辉煌,今日我们所见的古典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产物,如苏州私家园林之首的拙政园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上海的豫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建于清末的番禺宝墨园等。往唐宋时期追溯,目前只有残留遗迹且记载在历史的北宋皇家园林金明池,存留杨贵妃“温泉水滑洗凝脂”遗址的华清宫,非皇家园林如位于绍兴鲁迅故居东侧的沈氏私家园林,这里传有南宋诗人陆游与表妹兼前妻唐婉的爱情恋歌,小众园林如位于江西抚州的金柅园等。近两千年前的魏晋时期,曹操曾经为其世子曹丕(魏文帝)建立的西园,西晋时期富可敌国的石崇所建设的金谷园,这些已经灰飞烟灭的园林,在留存的历史及文学典籍中尚有知名度。

不管是皇家园林还是地方士族的私家园林,除了作为主人的饮食居住外,最重要的一项功能便是举办宴会和节庆活动。皇家园林则可以宴请大臣,接待使节,也可在园林的雅苑中商议军国大事,如清代的慈禧太后多有在颐和园接见大臣共商国是,北宋时期的皇家园林开放很多,允许民众在里面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而皇帝则带近臣观看表演等。私家园林多用于主人举办活动和享受歌舞升平的悠哉生活,如石崇就多次在金谷园宴请朝中权势重臣,曹丕的西园曾有建安七子在此交流诗词歌赋,如陆游与唐婉在沈园的相遇,大概率是因为同时接到沈园主人的宴请。各地的园林作为府邸兼私人会所之地,为当地名流乡绅闲情逸致的好去处,犹如当代很多人名流喜欢高尔夫球场交流一样,园林的优美环境让这些精英处于花香四溢的环境中,设有亭台楼阁的园林,不仅可以让他们轻松愉悦的畅谈,还可以欣赏到戏剧歌舞,就是在这样的轻松愉快环境下,很多关键要务便可以友好的商定下来。作为官绅名流聚集之地,这些私家园林多有故事发生,有些园林因为文人墨客的点缀而声名遐迩,有可能留存至今,有些则在典籍中多有提及,如杜牧游历金谷园时,曾经轰动一时的金谷园早已如同圆明园一样只有历史遗迹,但是金谷园的典故却长久的流传下来,今日的人们能获悉金谷园的故事,很可能会是因为杜牧这首诗。

《金谷园》

(唐)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金谷园是西晋时期大富豪石崇的别墅,也即私家园林,据说石崇在此园内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不过话说回来,建设一座金碧辉煌的园林,不在此歌舞升平的话,应该没必要修建私家园林,毕竟一个人及其家人真正需要的物质按理来说不会特别多。杜牧路过金谷园时,看到早已破败的遗址后,即景生情,创作出这首凭吊诗《金谷园》。这首诗有个关于石崇和歌女绿珠的典故,夜夜笙歌的石崇,要在金谷园里宴请朝廷权贵,自然需要奢靡的物质供应和成千上百的奴仆,更重要的是提供歌舞娱乐的歌女姬,因此金谷园内自是美女如云,在众多美女中,一位名叫绿珠的歌女得到石崇的专宠,石崇因此也特意为她在园内修建了绿珠楼,不过绿珠后来的结局随石崇在政治上失势后香消玉殒。能得到大富豪专宠的绿珠,从女人姿色来看,绝对是不用怀疑的,但是历史上很多美女的结局并不好,容易成为无情政治下的牺牲品,古典四大美女几乎都是如此,石崇在政治上失势后,对石崇不怀好意的人便想索取绿珠,石崇百般不愿意,绿珠或许为了不让石崇为难便坠楼而亡,但是敌人仍不死心,将石崇置于死地,石崇及家人遭遇政治上的清算后,曾经名震一时的金谷园于是败落荒废,到杜牧经过时,只剩下残迹旧址了。

这首诗的意思是,金谷园的繁华往事,已经虽沉香烟尘飘散而去,流水无情,野草在春天里长得非常茂盛,啼鸟悲鸣,伴随着东风传来,落花缤纷,恰似那坠楼的绿珠美人,从这首诗大意可知,杜牧这首诗采用了歌女绿珠坠楼的典故。这首诗首句“繁华事散逐香尘”可知,凭吊诗的惯用手法,说曾经的繁华景象早已远去无法重现,这句诗是在描写金谷园内曾经的繁华往事随香尘而去,接下来“流水无情草自春”说岁月如同流水般无情,金谷园早已荒废不堪,繁华景象不在与园内春草茂盛生长,一个是人文景象,一个是自然景象,两者有机组合来诠释金谷园盛景一去不复返。“日暮东风怨啼鸟”描写诗人杜牧日暮时分在金谷园遗址里听到了随风而来的鸟啼声,春日里,听到鸟鸣声本应该是令人想到春景的赏心悦事,然而杜牧却在诗句中用“怨”字,说明作者看到金谷园景象时产生了感伤的心绪,“落花犹似坠楼人”则是描写作者看到落花时,想起金谷园内绿珠坠楼而亡的事,情不自禁的将落花比喻成绿珠,寄托了作者内心深感可惜的情思。

在金谷园,杜牧想起的是歌女绿珠,这位风流诗人的性情,不得不佩服,他的多首经典之作皆是围绕女子展开,创作凭吊诗时,还不忘采用歌女作主题,从他的另外几首经典作品来看,对歌女的描写几乎是他诗作中的一款底色。将女人比喻成花,好像是真性情男人的常规写作思路,崔护名言人面桃花相映红,孟郊春风得意看尽长安花,李白天马行空的写云想衣裳花想容,或许女人对于这些诗人来说,是萌生诗情才艺的催化剂。杜牧曾有一首诗作《叹花》,杜牧叹的花是少女,只不过是曾经想要得到却因自己错过时日而失去的。以花喻美人,是很多诗人喜欢的话题,在《金谷园》诗中,落花与绿珠坠楼的外在意象有类似之处,于是杜牧借用落花之意象,形容的贴切自然,深刻描绘出美艳歌女绿珠命运的悲叹,从而韵味隽永的抒发出作者感叹物是人非的心境。

《金柅园》

(宋)晏殊